沙棘是藥食同源產品,快來了解下
更新時間:2022-11-21 11:05:00點擊次數:95次字號:T|T
植物性食物的主體是糧食(谷物、豆類、薯類)、蔬菜和水果,它們可以給人體提供能量,補充維生素和礦物元素等,以維持身體健康。在水果中,蘋果、梨、柑桔等為一代水果,山楂、獼猴桃等為二代水果,沙棘、茶藨子等為第三代水果。
植物性食物的主體是糧食(谷物、豆類、薯類)、蔬菜和水果,它們可以給人體提供能量,補充維生素和礦物元素等,以維持身體健康。在水果中,蘋果、梨、柑桔等為一代水果,山楂、獼猴桃等為二代水果,沙棘、茶藨子等為第三代水果
我國是較早利用沙棘醫療功能的國家。古籍對沙棘的藥用記載,公元8世紀末(唐朝)藏族醫圣宇妥·元丹貢布完成的藏醫經典《四部醫典》,又名《醫明四續》,藏語稱《據悉》,梵文名《甘露精要八支秘訣續》。
全書4卷156章中,就有30處記載了沙棘的藥味、藥性,功能涉及祛痰利肺,消炎止痛、去腐生新、促進愈合、活血化淤以及協調脾、胃、肝、腎及心臟功能,匯集了80多種沙棘驗方,有丸、散、膏、丹、湯、酥、酒等劑型。
我國當代對沙棘藥用價值的確認,始于1977年沙棘果實被正式收入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(以下簡稱《藥典》)。1990年出版的《中國民族藥志》中,記述蒙古族、藏族和維吾爾族分別稱沙棘為察日嘎納、達普和吉汗,傳統上都將沙棘果或膏入藥,并附方6劑。2002年衛生部“關于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”(衛法監發[2002]51號)中,將藥用植物分成了“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”、“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”和“保健食品禁用物品”3類,其中沙棘歸屬于“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”,這類物品中的植物后來被人們習稱為“藥食兩用植物”
(編輯:admin)
0
條評論